2019年度經濟新聞盤點:十大房產行業新聞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2019年,樓市在下行壓力中韌性前行,各地樓市限購、限價政策不放松,全年累計調控620余次,“房住不炒”、“一城一策”依舊是主旋律,全行業銷售規模再創新高,居民購房行為逐步趨于理性。這一年,各地人才政策持續落地,部分城市“零門檻”落戶;國家支持城市住房租賃建設,同時整治租賃中介亂象,規范市場發展;房地產金融定向監管繼續從緊,房企破產、資金鏈危機引關注;這一年,“電商賣房”、“鶴崗房子白菜價”、“深圳免征豪宅稅”等同樣是全民關心的熱詞。新年伊始,中國經濟網策劃推出2019“中國時間”年度經濟盤點系列,對一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做一系統回顧。本期推出十大房產行業新聞。
1、“房住不炒”成全年總基調 中央重大會議多次重申
2019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當前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體責任的長效調控機制。
2019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年內中央多次重大會議提及“房住不炒”,體現政策的系統性與連貫性。業內認為,雖然近期部分城市出現微調政策,但整體看基本原則依然沒有改變,中央遏制房價上漲的決心沒有發生改變。“房住不炒”代表未來樓市政策將會繼續打擊投機行為,保護真實的居住需求,未來的微調政策將有利于剛需。業內預計,未來房地產市場不會出現單邊市場熱度持續上揚的格局,整體穩定、小幅波動應該是主流趨勢。
2、百余城卷入“搶人大戰” 多地推出租房落戶政策
《2019人才政策與安居就業報告》顯示,2019年已有百余城市出臺了人才政策,超30城陸續出臺新落戶政策,大部分出臺人才政策的城市都將補貼重點放在解決居住問題上,多地開出高額購房補貼。報告稱,超過30個城市陸續出臺了新的落戶政策,廣東、黑龍江、浙江、江西等省均在其列。天津、深圳、廣州、佛山、成都、西安等地,相繼對人才政策、住房購買及銷售行為等作出規定。大部分出臺人才政策的城市都將補貼重點放在解決居住問題上,如:寧波人才安家補貼最高達800萬元,柳州、南寧、蘇州、吉林、廈門、南通等地也都開出超百萬元的高補貼吸引優秀人才。
另一方面,2019年11月,海口、昆明、鄭州、開封、洛陽相繼發布“租房落戶”新政。不同城市政策不盡相同,以鄭州為例,在鄭州中心城區租房,居住一年以上就可以辦鄭州市戶口,憑實際居住地房屋租賃合同,經房主同意,可將戶口遷入租房戶的地址。另一方面,鄭州提出租房落戶,也是對國家發改委《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政策的具體落實。2019年4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提出繼續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提高城鎮化率。鄭州2018年城鎮化率為73.38%,在全國城市中排20名左右。鄭州作為河南省的省會城市,城鎮化率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業內人士指出,早在十年前,就有城市規定憑借租房辦理居住證達到一定年限就可以落戶。最近各城市搶人政策愈演愈烈,租房落戶政策得到強化,引起更多關注。對于有落戶需求的人來說,面對多地逐漸放寬的落戶政策,選擇范圍明顯加大,城市之間的競爭也因此愈發激烈,并導致落戶門檻逐步走低。人口流動的背后是資本的流動,人口不僅自身帶來資本,同時也在吸引資本流動,預計更多城市會加入“搶人大戰”中,城市人口爭奪戰剛剛開始。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