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奔波聽鄉音 18個文藝節目為川籍農民工送去新春問候
1月13日晚,“粵川一家親 共建大灣區,2020年在粵外來務工人員迎春團圓晚宴暨‘川音川情·走進廣州’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慰問川籍農民工文藝演出”活動,在廣州市白云區舉行。 本報記者 郝飛 攝
本報記者 李婷
“這樣團年,開心!鬧熱!”1月13日晚,省委省政府在廣州舉辦“粵川一家親 共建大灣區,2020年在粵外來務工人員迎春團圓晚宴暨‘川音川情·走進廣州’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慰問川籍農民工文藝演出”。當晚,千名農民工在這里品美食、看節目、聽鄉音。
為了這次活動,來自四川省曲藝研究院、廣東省工人藝術團和宜賓市的演員為川籍農民工帶來了《哈哈響》《過年》《麻將人生》《胖姐說事》等18個節目,類型涉及四川盤子、四川揚琴、本土話劇、魔術等。40余人的演出團隊中,有巴蜀笑星“胖姐”鐘燕平、“叮當”張旭東,也有不少“90后”優秀青年演員骨干。
接地氣的節目,引起農民工的熱烈反響。
靈動的舞蹈、流動的音樂……由胡麗珈、曾戀、吳瑕等帶來的四川盤子《心如蓮》節目充滿了幸福美滿的寓意。觀眾們紛紛拿出手機記錄其中的精彩瞬間。
關注農民工生活的文藝作品也深受歡迎。宜賓本土話劇《王老表打工記》講述了黨員農民工王順貴(王老表)在流動黨員綜合黨委關心下,通過勤勞努力取得事業成功,并主動回鄉創業的故事。
鄉村振興也是當天演出的“關鍵詞”。表演唱《哈哈響》從百靈鳥的視角,生動地呈現了新時代鄉村的新貌。時光流轉、浸染韶華,四川清音《老街新韻》則記錄了老街變遷的過程。
兩個小時的演出,現場喝彩陣陣,笑聲不斷。宜賓籍農民工羅山芬在廣州務工已經二十年了,“第一次這樣團年,高興!”當天,她和工友們圍成一桌,十分高興。
“我們希望通過這些節目,讓農民工感到溫馨、開心、舒心。最重要的是,告訴他們,家鄉的父老鄉親日子也過得越來越好。來年他們在外可以放心追夢。”叮當說。他還在微信上發了個朋友圈,寫著,“傳遞溫暖,接你回家。”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