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94%企業對清欠工作表示滿意,有企業因而起死回生
1月16日,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工作有關情況時表示,根據2019年12月第三方評估的結果,94%的企業對清欠工作表示滿意,96%的企業反映2019年沒有再增加新的拖欠。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稱,當前清欠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截至2019年12月底,各級政府部門和大型國有企業梳理出8900多億元,已清償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6600多億元,清償進度約75%,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超額完成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年底前清償一半以上”的目標任務。
國務院減輕企業負擔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就設在工信部。辛國斌表示,下一步,將抓好現有剩余欠款的清償任務,繼續通過情況會商、問題督辦、督導檢查和跟蹤評估等措施,推動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分類、逐項制定清償計劃,對欠款額度較大的拖欠主體要掛牌督辦,確保2020年底前無分歧欠款應清盡清,決不允許增加新的拖欠。
辛國斌表示,在廣泛摸排拖欠情況的基礎上,工信部推動各地建立清欠的明細臺賬。臺賬建立初期,很多地方出現了“零報告”的現象。聯席會議多次組織專項培訓,幫助地方明細政策完善臺賬,同時通過情況通報、審計檢察、企業舉報、實地督察多種形式督促地方和部門反復摸排核實臺賬,確保不留死角。通過一年多的工作,現在各地的“零報告”地區幾乎沒有了。
為了暢通投訴渠道,聯席會議還向社會公布全國和各地區的投訴舉報電話,建立了違約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登記投訴平臺。截至2019年12月底,通過投訴平臺解決了近千件企業的投訴,清償欠款超過100億元。
“針對民營上市企業反映被拖欠比較嚴重的情況,會同有關部門開展了民營上市企業拖欠工作專項行動,幫助近500家民營上市企業解決欠款80多億元。”辛國斌說。
黃利斌則表示,聯席會議辦公室自2019年9月起,委托中國企業聯合會和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按月對清欠工作組織了跟蹤評估。四個月來,評估工作組共完成千余條投訴線索及部分民營上市企業的電話回訪,對全國上萬家被拖欠企業開展了網上調查,赴黑龍江、吉林等17個省份開展了實地調研,組織召開了近20次企業座談會。評估結果顯示,清欠工作進展情況總體良好,企業滿意度是不斷提高。
根據2019年12月第三方評估的結果,94%的企業對清欠工作表示滿意,96%的企業反映2019年沒有再增加新的拖欠。電話回訪線索中,全部得到清償的比例達到55.3%,參與網上調查的1萬家樣本企業被拖欠賬款為529億元,得到清償的比例超過了65%。
“這些數據與我部的明細臺賬數據基本吻合。一些企業反映,清欠工作解決了困擾企業多年的難題;有的企業反映,拖欠數年的賬款得到清償以后,企業因而起死回生;還有的企業反映,將得到的欠款馬上投入了企業的技術改造。應該說成效非常不錯。”黃利斌說。
不過,黃立斌同時也坦言,通過評估也發現,目前清欠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新官不理舊賬”和推諉扯皮、瞞報漏報情況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工程建設領域欠款久拖不決的問題依然嚴重。
辛國斌也表示,1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2020年底前無分歧欠款應清盡清,存在分歧的欠款要通過調解、協商、司法等途徑加快解決,絕不允許增加新的拖欠。盡管剩余的拖欠賬款只占臺賬的25%,2000多億,但清償任務更加艱巨。
“我們對今年的剩余欠款進行了分析,其中無分歧欠款占八成以上,在這八成當中,東北和西部地區又占到八成以上。這些欠款大多都是陳年舊賬,成因特別復雜,加上這些地方財力相對緊張,一些拖欠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所以后期的清欠任務應該都是‘難啃的硬骨頭’。”辛國斌說。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