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相親消費5千,卻打電話要求前婆婆買單,前婆婆:扶貧結束了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擊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請坐穩小板凳,我講#情感#給你聽。
所有恃寵而驕的人都不僅僅是“不懂事”那么簡單,很多時候都帶有一種“欺負老實人”的心理。正是因為她仗著對方好欺負,覺得對方不敢得罪自己,只要自己提要求,對方就不敢不理。
但問題是,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如果超過這個限度,即便是老實人也會翻臉。
就像有個離婚女人吐槽自己的婆家時說的一樣:
『我嫁到他們家之后,之所以對公婆和小姑子很大方,是因為我想跟他們處好關系,想把他們當作家人對待,我的出發點真的一點惡意都沒有。
可氣的是,我的好心被當成驢肝肺,婆家人根本就不體諒我的感受,他們甚至認為我大方為他們花錢是另有所圖。
為了避免被我“算計”,他們先下手為強,不再被動地接受我的好意了,而是主動伸手問我要錢,覺得只要把我的錢都騙到他們自己手里,我想算計就由不得我了。
這些話不是我自己肆意揣測,是婆婆和小姑子的原話。這種事,我不知道倒也罷了,最多只是吃個啞巴虧。而既然我知道了,親耳聽到了,我就沒辦法裝作什么都不知道了。
他們以為我啥都不知道,繼續伸手問我要錢的時候,聯想到他們的惡意,我忍無可忍,當天就提出了離婚。前夫的那句“我家人不就花你點錢嗎?你至于那么上綱上線嗎?”更是讓我堅定了離婚的決定。
一個人欺負我我還能忍,婆家所有人都欺負我,我忍不了。我嫁人不是為了給自己找罪受的,如果婆家都是這個鬼樣子,那我寧愿這輩子不結婚。』
上面那個離婚女人經歷的“被婆家算計”的婚姻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婚姻問題,不過,現實中除了這種常見的婚姻問題之外,還有反過來的情況,類似的婚姻都可以歸為“扶貧式婚姻”的范疇,比如下面這個男人經歷過的一段婚姻:
『我是個對婚姻沒有什么概念和主見的人,這一點我從來不會去否認。也正因為存在這樣的問題,所以我的婚姻必須有父母做主的成分,不然我肯定玩不轉婚姻。
我不相信我自己,但是我特別相信我爸媽,因為從小到大我都知道我爸媽人有多好。但也正因為他們人太好了,以至于總是把人想得太好,總想著能讓我順利結婚,然后他們對兒媳好一點,覺得這樣就能慢慢讓我的婚姻穩定。
當時我結婚的時候,我前妻要求的房子,彩禮,三金等東西,我爸媽全都一一滿足了她的要求,本以為把她的要求都滿足了,她沒有其他要求了,就可以安心跟我在一起過日子了,可結果跟他們預期的并不一樣。
我以前只聽說過有些男人“嗜賭成性”,而我的前妻則刷新了我的三觀,她竟然慢慢有了賭癮,把我爸媽給她的錢都輸光了不說,竟然還妄圖把我們的房子給抵債。
我爸媽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之后要求我跟她離婚,結果她這時候開始算計房子,說房子是屬于她的,就算離婚也要把房子分給她,最后一直鬧到起訴離婚的地步,才把一切掰扯清楚,房子是我爸媽出錢買的,跟她沒有半毛錢關系,她拿不走。
按理說,離婚應該是我們那段婚姻的終點,而且鬧出那么多事之后,彼此應該老死不相往來。可她倒好,跟我離婚后去相親,胡吃海塞消費了5千,卻打電話要求我媽買單,你說她是不是有病?以前我還只是覺得她恃寵而驕,而這件事讓我認識到她腦子有問題。
我媽早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意識到當初不該沒底線得滿足我前妻的無理要求,所以當我前妻要求我媽買單時,我媽毫不客氣跟她說,“扶貧結束了,我給你的錢已經夠多了,你自己敗壞光了是你的事,我沒讓你還錢就不錯了,你竟然還有臉問我要錢,真是可笑!”
聽說她跟我離婚后相親過很多次,但卻一次都沒有成功。也只有我媽那樣的好人會縱容她,但凡換個人都不可能任由她胡來。』
不管是前面那個女人經歷的“恃寵而驕”的婆家人,還是后面那個男人經歷的“恃寵而驕”的前妻,這種人總覺得自己最大,總想著唯我獨尊,認為即便自己胡作非為也沒人敢把自己怎么樣。但事實上,你把任何人逼急了,別人都不可能繼續任由你胡作非為。
對待這樣的人,就應該狠狠地打擊他一次,好讓他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好欺負。
當然,退一步從婚姻的角度來說,每個人在對待自己的婚姻時,每一個做父母的在對待子女的婚姻時,都不能急,不能為了結婚而盲目滿足對方的各種要求,該有的原則還是要有,該花時間磨合和了解要花時間,想對確認無誤了之后再結婚,怎么都比匆忙結婚要好。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你怎樣看待那些在婚姻中不自重的人?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