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重慶衛生事業單位中醫知識:中醫學兒童保健知識有哪些?
中醫學兒童保健知識是中醫兒科學的一個知識點,在中醫兒科學中,兒童保健分為七個部分的內容,分別是:胎兒期保健、新生兒期保健、嬰兒期保健、幼兒期保健、學齡前期保健、學齡期保健和青春期保健。在每一部分的保健都有應該著重注意的部分。接下來,中公重慶衛生人才網主要強調胎兒期保健、新生兒期保健和嬰兒期保健的重點內容。
明代著名兒科醫家萬全在《萬氏家藏育嬰秘訣十三科》中提出了四種育嬰方法,即:預養以培其元,泰陽以保其真,蓐養以防其變,鞠養以慎其疾。系統總結了孕前、孕期、圍生期、出生后四個階段的兒童保健方法。
胎兒期保健的第一步是“預養以培其元”。而胎兒期保健的主要內容是“胎養以保其真”在胎兒期保健中,孕母的體質、營養、用藥、起居、、情緒等因素,均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胎兒的生長發育,全賴母體的氣血供養,孕婦的氣血盈虧,又直接與飲食營養及脾胃功能相關。胎兒在腹,臍帶是母體與胎兒氣血想通的紐帶。
在新生兒期保健中,新生兒期患病率和死亡率均為一生的最高峰,因此,新生兒期保健尤為重要。新生兒出生后,啼哭和安睡是其兩項主要的生理活動。哭則清氣生,睡則濁氣降。但在新生兒期應注意新生兒生黃疸的發生。近年來,母乳性黃疸已成為新生兒黃疸的重要原因之一,這與母乳喂養率提高和對母乳性黃疸認識的提高有關。
嬰兒期的保健包括生活起居、飲食調養、身體鍛煉、養護、克服不良習慣、注意生活調理等。而嬰兒期的喂養方式主要有三種,分別為:母乳喂養、人工喂養和混合喂養。但無論這三種哪種喂養的嬰兒,都應按時添加輔助食品,以滿足嬰兒的生長發育的需要,并使嬰兒的脾胃功能逐漸增強,以逐步適應普通食品的攝入。
以上就是中醫學兒童保健知識的部分內容,想了解更多關于醫療衛生的知識,歡迎關注中公重慶衛生人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