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文化進校園—中醫養生保健手法進校園”校長研討會
【環球網綜合報道】2月14日,由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中國婦幼保健協會主辦,創新方法研究會、中醫藥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合總校協辦的“中醫文化進校園校長研討會”在附屬中學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大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專家學者、教師參加了研討會。
會上,中央文史館館員、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會長劉彭芝,原科技部副部長、國務院參事華,國家衛生計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中國婦幼保健協會榮譽會長、原國家衛生部部長張文康,市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屠志濤,中國中醫科學院副院長黃璐琦等發表講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中醫院院長楊明會、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安龍作專題報告。附中聯合總校代表、附中校長翟小寧,東北育才教育集團高琛校長分享了他們帶來的《中醫文化進校園課程實施方案》。脈象醫學專家莊洪波、中醫專家王鯤、中醫罐象學專家李雪松、中醫推拿專家、中醫專家李彩真等作專題報告并現場演示。已開設《中醫基礎與保健常識》選修課的附中、附中分校師生做了課程匯報及展示。
中醫藥學是我國的一門國粹,它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及其實踐經驗,被習總喻為“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2016年2月26日,國務院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明確提出要“推動中醫藥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將中醫藥基礎知識納入中小學傳統文化、生理衛生課程”。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合總校校長、市代表劉彭芝,基于多年來對中醫文化的認識和體會,結合學習、領會的,聯合多名代表向今年1月召開的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提交了“關于中醫藥基礎知識及推拿等中醫養生保健技術進學校、進課堂、進教材”的議案。此前,附中已在2016年初率先在學校開設中醫保健養生手法選修課,該課深受學生歡迎。為了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在中小學普及推廣中醫藥知識養生保健手法,劉彭芝積極推動了這次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校長研討會的召開。
與會校長和專家學者,圍繞“中醫藥文化進校園-中醫養生保健手法進校園”的主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討。大家認為,中醫藥文化進校園,不僅能普及中醫藥知識,助力青少年的健康人生,而且能將中華傳統文化在青少年中發揚光大,增強文化自信。同時認為,根據中小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可從普及推廣中醫養生保健手法切入,在教學內容的遴選、教學方式的實施上,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注重科學性、實用性、通俗性和體驗性。基于共同的認識,與會代表發出了“中醫藥文化及推拿等養生保健技術進學校、進課堂、進教材”的。
研討會期間,就進一步合作推進中醫藥養生保健技術進校園的事宜,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合學校總校與中醫藥大學,東北育才教育集團與遼寧中醫藥大學分別簽署了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