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醫團隊參與《中醫藥法》立法 “中醫養生學”專業今年首招
從今年7月1日起,我國第一部《中醫藥法》將正式施行。記者從南京中醫藥大學今天下午舉行的新聞通報會上獲悉,該校研究團隊參與了《中醫藥法》制定的全過程,比如這部法律的名稱采納了該團隊的研究。
即將實施的《中醫藥法》,是我國第一部全面、系統體現中醫藥特點和規律的基本性法律,是中醫藥領域的根本,共9章63條,在中醫藥服務、中藥與發展、中醫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傳承與文化、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出了具體的。
南京中醫藥大學在此次立法過程中做了大量的基礎性研究工作,包括對中醫藥立法名稱及適用范圍、中醫診所備案制、傳統中醫師管理,醫療機構中藥飲片臨方備案制、傳統工藝中藥制劑備案制等創新措施的可行性以及風險規避,中醫藥傳統知識傳承使用權、惠益分享權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論證。據團隊負責人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田侃介紹,新法中有諸多創新提法,如首次明確以師承方式學習中醫,經實踐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可取得中醫醫師資格。“我家祖傳下來只能用這一味藥治某一個病的,這種所謂民間醫生,在過去他是很難取得所謂的職業身份,這次我們也是明確,只要是你確實有這個一技之長,有這個祖傳,那么經過認定以后,確實具備這種能力的,我們也依法給予你這樣的資格。”
新法還提出,要發展醫結合教育,培養高層次的醫結合人才;在傳承上,要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對此,南中醫已于去年新成立了整合醫學學院,培養學貫的新型醫生,此外新增“中醫養生學”專業,從2017年開始正式招生,這在全國也是首家。據該校黨委陳滌平介紹,這是醫學學士的5年制本科專業,“它主要是培養中醫養生學高級人才,這在我們中醫高等教育史上,也是第一次把它列入中醫本科人才培養的目錄,開辟了中醫預防人才培養的新資源。將來更好地為人民群眾預防疾病特別是治未病,提供這方面的服務,一定會成為稀缺的醫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