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生必考的5大證書!
其實不斷學習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在培訓機構泛濫的今天,你考的那些證書對你從業真得有用嗎?作為基層醫療的工作者我們應該考哪些實用的證書?下面小編給大家盤點下:
目前在醫師資格準入方面,最低的準入證書可以說就是《鄉村醫生執業證》了,但是隨著鄉村醫生隊伍建設逐步向醫師隊伍建設,《鄉村醫生執業證》終將被替代,醫師資格證書將是未來村級醫療準入門檻這點是大家毋庸置疑的。
但要讓鄉村醫生直接考執業(助理)醫師資格還有難度,于是國家于2016年試點了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并于2018年全國鋪開。
該考核面對村衛生室和衛生院醫務人員,考生通過考核獲得《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可以在村衛生室、衛生院執業,并且擁有全科處方權,并且注冊該證時《鄉村醫生執業證》同時被注銷。
近年,很多地區在村衛生室管理辦法中都明確村衛生室準入的最低門檻是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所以作為一名想在基層醫療機構從業的醫務人員來說,考個《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是最基礎的。
無論是《鄉村醫生執業證》也好,還是《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也罷,都比不上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證書,前兩者的證書也都是希望基層醫生的身份向醫師。
所以作為一名基層醫生最重要的就是要獲取醫師身份,只有獲取醫師身份了,編制、保險等保障才有希望,就連近年火爆的全科醫生崗位也是要求有醫師資格的人員才可以轉崗。
當然,目前很多基層醫生有執業醫師資格證書和無醫師資格證書區別還不大,但從長遠看來有執業醫師資格證書的醫生和無醫師資格證書的差別是巨大的。
除了以上提到的兩個證書可以在基層醫療機構執業外,隨著《中醫藥法》衍生出來的《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書》也是可以執業的。
中醫(專長)考核的報考條件是:以師承方式學習中醫的或經多年中醫醫術實踐的,兩種報考條件2選1即可。但都需要學習或實踐活動要達到5年,掌握獨具特色、安全有效、患者認可的中醫診療技術方法,由至少2名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推薦。
獲得證書后醫生可以在專長領域執業,也可以開辦診所,所以,還是有中醫專長的朋友盡量去報考這個考核。
據透露,目前,、、遼寧等21省(區、市)已出臺征求意見稿,就該辦法的實施細則公開征求意見,其他省份也已展開實施細則的制定工作,各省均計劃在年內出臺配套實施細則并組織實施相關考核工作。
前面和大家說的都是醫療衛生領域準入類的證件,下面和大家說的是技能人員職業資格水平類的證書。
隨著健康中國的建設,養生保健在行業內的地位直線上升,作為有一些基層衛生工作者,如果不想在醫療機構工作,想在養生保健機構從事工作,那么應該考哪些證書呢?
近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下發了《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規范(試行)》(征求意見稿),文件提到:中醫養生保健服務人員應當具有中醫養生保健類相關專業背景或者取得保健調理師等中醫養生保健類職業資格或者接受過較為系統的中醫養生保健專業培訓,遵生健康和中醫藥相關法律法規,遵守職業。
可見,在養生保健機構的服務人員取得保健調理師還是有一定優勢的,同時值得提及的是,在2017年末人社部發布了新版的《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很多保健類的醫師資格都被取消了,如公共營養師、營養保健師,而保健調理師仍然被保留,所以保健調理師含金量是相對高些的。
在《中醫藥法》出臺之前,有很多朋友參加了“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考試”,并獲得了《傳統醫學醫術確有專長證書》或《傳統醫學師承出師證書》,但此證的用途是讓不具備醫學專業學歷的民間中醫能有資格參考醫師資格考試,不具備行醫資質。
但對于學歷不夠的民間醫師,獲得《傳統醫學醫術確有專長證書》可以獲得參加國家醫師資格考試的機會,所以如果想參加國家醫師資格考試的專長人員可以繼續參加“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獲證后繼續考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
以上給大家盤點的都是比較適用基層的證書,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希望所有無證的醫師都盡快擁有醫師資格,在基層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