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可享針灸推拿 襄陽28項中醫藥適宜技術納入醫保
“我的腰好疼,張醫生快幫我按摩一下。”“我的腿也不舒服,是不是要針灸一下?”11月5日,南漳縣肖堰鎮大坪村村衛生室坐滿了正在接受針灸、拔罐治療的村民。
“花1元錢,就能到村衛生室接受到針灸、推拿等中醫治療,我們當然愿意來。”自去年襄陽大力推進醫保支持中醫藥及其適宜技術發展試點工作以來,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提升了百姓中醫藥服務的“獲得感”。
“這過去都是輸液大廳,現在變成了中醫理療室,擺放了兩張治療床,還添置了烤燈、火罐等中醫治療設備。”南漳縣肖堰鎮大坪村村衛生室的村醫張軍一邊為村民做著艾灸治療,一邊向記者介紹著。
村民唐雪梅五年前就因腰椎間盤突出而疼痛難忍,長期直不起腰。病情急性發作時,她甚至感覺翻身困難,下肢無法動彈。在過去,她只能輸液消炎治療,疼得忍不住時,就靠止痛片度日,F在,村衛生室開設了針灸、刮痧、拔罐、敷貼、推拿、熏洗等中醫適宜技術,讓唐雪梅對治療有了很大信心。
唐雪梅告訴記者,扎扎針灸再貼敷些膏藥,感覺腰部疼痛能明顯減輕,只要調治得當,少干重活,治療一個療程可維持半年不復發。
村醫張軍為唐雪梅算了一筆帳:過去兩三個月都要輸液治療幾天,輸液一次得花40多元,現在半年進行一個療程(7天)的中醫治療,村民只需自付7元錢;ㄥX少,效果還明顯,村民選擇中醫藥治療的積極性明顯高漲,久而久之,很少有人選擇輸液治療了,抗菌藥物使用量下降,輸液大廳也就改成了中醫理療室。
習總強調:“要著力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襄陽市衛計委按照小切口,大文章,從點到面,逐步推進的原則,創新推出了襄陽市醫保支持中醫藥及其適宜技術發展試點工作,于2017年10月確定南漳縣為首批試點縣。
一年來,南漳縣投入近500萬元用于中醫人才培養,并大力開展政策支持工程?h不僅對全縣縣級28項中醫適宜技術醫療服務價格進行了調增,還試行帶狀皰疹、肩周炎、頸椎病、面神經、膝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癥等11個病種醫治療付費同價。
南漳縣將基層常用中醫適宜技術和康復理療項目納入醫保門診補償范圍,患者在鎮級衛生院選擇中醫治療混合性頸椎病、腰肌勞損、風濕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癥等15種疾病,每天只需自付10元錢,醫保每天補貼50元。患者在村級衛生室選擇中醫藥適宜技術治療混合性頸椎病、腰肌勞損、風濕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癥、肩周炎等農村常見病、多發病,每天只需自付1元,醫保每天補貼15元。
除此之外,襄陽市衛生計生委多次召開黨組會議研究部署,主要領導先后三次到試點現場進行調研指導,相關業務科室先后八次到現場進行督導并建立了廣泛長效的宣傳機制,確保試點工作推進到位。
“這些都是患者等著來拿的中藥處方。”在肖堰鎮中心衛生院中藥房里,鄭學家正在忙碌著為患者稱取中草藥。“以前一天頂多抓20副中藥,現在一天最少都是40多副。”
“有一個癌癥患者,就相信我的中醫治療,喝了兩年中藥了,病情都沒有惡化。”提起中醫,衛生院消化科的醫生彭正界很是自豪。據肖堰鎮中心衛生院院長胡松介紹,現在,從事中醫藥工作的人員信心更足了、各醫療機構使用中醫藥的主動性更強了、廣大群眾要求接受中醫診療的呼聲更高了,全縣已形成了濃厚的“學中醫、懂中醫、用中醫”氛圍。
襄陽市委衛生工委專職副、市衛計委黨組蘭斌表示,試點工作以來,取得了群眾滿意度“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村醫收入“提升”,老百姓醫療費用支出“下降”、醫保基金支出“下降”、抗菌藥物使用量“下降”的“三升三降”的成效。
另據了解,經請示襄陽市同意,2018年9月26日,襄陽又將棗陽市、宜城市、老河口市襄陽市醫結合醫院等4個單位新增為襄陽市醫保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試點工作單位,這將進一步在更深層次、更大范圍探索醫保等支持中醫藥及適宜技術發展的新途徑、新思和新方法,讓中醫藥傳統瑰寶在新時代綻放新,更好地為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