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按摩店存盲區 難覓醫療證推拿一次卻進醫院
發布時間:2011年12月06日 04:19進入復興論壇來源:齊魯晚報手機看視頻
12月3日,濟南市按摩醫院正式揭牌,成為全國盲人醫療按摩規范化實訓。記者調查發現,如今的推拿按摩市場魚龍混雜,很多人連保健按摩和醫療按摩都分不清。
家住濟南棋盤小區的孫紅(化名)前段時間因為肩周不好,就在一家按摩店做了一次推拿。回家上,肩膀雖然輕松了,但孫紅總覺得腿上哪里不得勁。沒過幾分鐘,孫紅就覺得膝蓋地痛。給朋友打完電話,朋友用電動車把她馱回了按摩店。
“要不針灸試試吧。”給孫紅推拿的師傅猶豫了一會兒說。看著推拿師手中的針,孫紅沒了膽量,擔心再出好歹,顫抖著了推拿師的。隨后,孫紅被朋友送往濟南市按摩醫院檢查矯正。
無獨有偶,省城一位60多歲的老先生因腰疼到燕子山附近一家按摩店推拿。結果,因推拿不當,不敢扭腰了。
本來站著進去,結果卻被擔架抬出來,還在醫院住了半個多月,花了四千多元醫療費,才重新站起來。
3日,記者僅在燕子山附近就發現了七八家按摩店。幾家推拿店的負責人都稱目前沒有醫療執業證,這些按摩師平時稱自己的按摩手藝為“推拿”。
在燕山小區內,進入其中一家不起眼的按摩店,記者看到,6張按摩床被兩塊簾布隔開,兩位按摩師傅正在給躺在床上的兩個人推拿。
“這些按摩師手法都很到位,按摩多年了。”店主告訴記者,因為店小,只有三四位按摩師,所以也沒有辦理相關的營業資格證。
濟南市盲人按摩指導中心副主任陳桂英告訴記者,如果按摩店聲稱能治病,但是沒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不是醫療按摩所,都屬于非法行醫。
“一般人很容易混淆保健按摩和推拿治療兩者,覺得都是在身體某些部位揉和捏的,應該差不多,其實推拿是一個醫療術語,而按摩只屬于保健范疇。”據介紹,保健按摩是用手法按摩來養身保健的中醫保健方法之一,以健身防病為主,診治傷病為輔。醫療按摩和市場上的保健按摩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