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中醫師在保健機構執業提供這3種服務!
對于被請去當顧問甚至坐診的中醫師來說,有幾項禁忌服務千萬不能做。我們都知道,非醫學專業人員不得在養生保健機構從事針刺、瘢痕灸、發泡灸等醫療活動,那么有資質的中醫師能不能?聽聽醫學教育網小編說的吧!
在這里提醒大家,即便是有證的中醫師,也不能提供上述服務。為什么這么說,往下看。
推拿、按摩、針灸、火療都是時下養生保健機構備受消費者喜愛的一些養生項目。為了吸引顧客,很多保健養生機構習慣于打著中醫坐鎮的旗號開展各種保健服務,而且通常情況下,盈利效果直接看得見。
但對于被請去當顧問甚至坐診的中醫師來說,有幾項禁忌服務千萬不能做。別等到法律,才。
為規范中醫師在養生保健機構的執業行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2016年曾下發《中醫師在養生保健機構提供保健咨詢和調理等服務的暫行》(以下簡稱《》),對在養生保健機構里執業的中醫師提出了明確要求。
在《》里提到的中醫師,指的是能夠熟練運用中醫(民族醫)、方法和技術提供保健咨詢和調理等服務的取得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含執業助理醫師)資格人員。
符合條件的中醫師可以在完成所在醫療機構工作任務(包括工作時間和工作量)的前提下,為養生保健機構提供保健咨詢和調理等服務。但在提供相應服務期間,一定要牢記哪些事能做,哪些不能做!
其實,在簽訂勞務協議的時候,無論是中醫師還是機構負責人,雙方都必須承諾不開展醫療活動。具體來說,以下三種服務都不允許開展:
二、不得使用針刺、瘢痕灸、發泡灸、牽引、扳法、中醫微創類技術、中藥灌洗腸及其他具有創傷性、侵入性或者性的技術方法。
三、不得給服務對象使用《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之外的中藥飲片或者《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單》禁用的中藥飲片。
一、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通過中醫體質辨識、評估、臟腑功能檢測、血氣狀態分析、中醫心理測量等對服務對象的健康狀態進行辨識評估。
二、為服務對象提供中醫健康咨詢服務,根據健康狀態辨識及評估結果,提出針對性健康指導,制訂個性化中醫健康調養方案,開展中醫心理咨詢與情志調理服務、開展養生示范指導等。
三、為服務對象提供按摩、刮痧、拔罐、艾灸、熏洗等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的養生保健調理服務。
四、為服務對象建立中醫健康檔案,開展健康監測、健康干預效果追蹤與評估等健康管理工作。
五、對養生保健機構從業人員進行中醫養生保健知識與技能培訓,指導其規范開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
養生保健機構雖然不屬于醫療機構,但就提供的服務而言確實也和中醫藥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對于從事中醫藥診療服務的中醫師來說,一定要知曉自己的職能范圍,合理地開展相關活動。
推薦閱讀:【考生手冊】2019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幾大變化,請詳細閱讀!
以上是“注意!中醫師在保健機構執業,提供這3種服務!”的全部內容,由醫學教育網小編為您整理,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