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中醫養生食療展人氣火爆
“小伙子,今天是‘大雪’,這個節氣的飲食搭配哪些藥材食用比較好?”“阿姨,‘大雪’是進補的好時候,中醫上在燉肉時可以適當添加黨參、山藥、蓮子、桂枝等這些藥材,可起到健脾補氣,溫中暖下的作用。”12月7日,2018中國(昆明)大健康產業博覽會第一天,位于1號館西側的建水縣中醫醫院展館,以其二十四節氣養生食療配方、哈尼藥膳等極具民族特色的大健康產品的展示,使得這個占地僅72平方米的區域成了博覽會上人氣爆棚的展館之一。
走進這個書院式布局的展館,按照二十四節氣順序擺放在建水紫陶盤中的哈尼中醫食療配方依次在木質長桌上擺開,每個擺盤下放有藥材說明,圍在桌前詳細查看說明的老人們一邊拿出手機拍照,一邊向桌前的工作人員咨詢節氣養生的中醫食療知識。
“開館第一天,從早上八點半開館到下午五點閉館,我們工作人員基本沒閑過,都在不停地為游客做,陸陸續續算下來今天館內接待差不多近千人了。”在建水中醫醫院展館,剛同游客做完養生的院長王健,邊喝水邊同記者介紹,展館中最具人氣的二十四節氣哈尼民族中醫養生配方展位,所使用的中藥材達上百種,其中每個節氣的養生食療配方藥材有8—10種,哈尼族特色中醫藥材有30多種。
記者了解到,建水縣中醫醫院是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團結示范醫院,是中醫藥健康服務國際合作(云南)協作。該醫院依托我省豐富的藥材資源、中醫文化資源和當地豐富的哈尼族醫藥資源,圍繞民族中醫藥的開發服務于我省大健康產業發展,現已研發包括中藥制劑、哈尼族養生藥膳、美容養顏等系列產品近80種。
“建水紫陶很出名,將藥材有序地擺放在紫陶盤中,把建水紫陶文化和中醫文化融合起來,擺盤更精致,能讓游客感受到我們紅河哈尼族特色中醫文化的獨特魅力。”王健繼續道,“‘自然,大道爾雅’是我們醫院所的大健康,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尊重自然、貼近自然。我們希望通過中醫科學引導老百姓遵循自然,什么節氣吃什么樣的食物,科學養生,過健康雅致的生活。展館人氣火爆,游客同我們進行養生交流,說明我們的健康是受老百姓歡迎的,大家也很樂意通過這種形式來獲取中醫養生知識。”
今年是健博會舉辦的第一屆,但這并不是建水縣中醫醫院第一次來昆明參加博覽會。記者獲悉,除了這次展會,該醫院還積極參加南博會、旅交會等展會,每一次參展,建水縣中醫醫院的展館總是人氣頗旺,“如何科學養生”是來館游客們提及頻率較高的話題。“現代人不管男女老少,都越來越注重養生了,但如何科學養生,對于許多人來說還是需要進行知識普及的。我們展館受到大家的喜歡,老顧客帶著新顧客來我們館買產品,說明大家認可我們。通過展會不僅向老百姓更好地展示我們的中醫大健康文化,同時也增進了他們對哈尼醫藥的了解。”建水縣中醫醫院辦公室主任張雯婭興致勃勃地說。
“每一次參展,對我們來說既是向同行學習交流的機會,也是讓更多人知曉我們‘自然,大道爾雅’的大健康的機會。”王健說,建水縣中醫醫院立足縣級中醫院的定位,從老百姓健康飲食入手,從二十四節氣養生入手,結合自身特點來融入大健康產業,展館人流的火爆,說明展館的定位抓準了老百姓最關心的點。
“我們現在在研發藥食同源,經過對本地哈尼族的生活習慣進行調查,我們將哈尼族口口相傳的醫藥知識和飲食文化進行整理提煉,把哈尼族元素和中醫進行整合,開發出玉容皂、云鬢皂、精油等美容產品和曲奇、糕點等食品。”說著,王健拿起他們研發的名為“二陳酥”的曲奇邀請記者品嘗。該曲奇有一指長,口感酥香,入口即化,配料中含山楂、白術等中藥,起健脾開胃、消食化滯的作用。
駐足建水中醫醫院展館,記者留意到,二十四節氣展臺前以老年人居多,而在食品和美容養生產品展臺前,則以年輕人居多。王健告訴記者,醫院對美容產品的研發是從去年開始的,對食品的研發則是今年開始。經過對產品配方的多次改進,產品正式投入市場后很受老百姓喜歡。“我們在中醫與民族醫藥的融合這方面進行探索、實踐,不斷推陳出新,經市場檢驗后深受老百姓喜歡。來到展會通過產品展示,我們希望做健康養生的企業能關注這一塊,大家能有機會共同來做這件事,也更好地服務大健康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