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 小心這些慢性疾病找上門
□通訊員 于露露 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 余夢迪
期末考試結束了,孩子們開啟了放假模式。零食不離口、各種葛優(yōu)躺、長輩給“加餐”……很多孩子暑假后體重都會上一個等級。可是,各種危險也隨之而來。
近期,《柳葉刀》 子刊The Lancet Child & Adolscent Health(《柳葉刀兒童與青少年健康》)最新發(fā)表的一項研究顯示,肥胖青少年的動脈血管在十多歲時就已經(jīng)開始變得僵硬。該研究由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及其合作伙伴共同開展,長期追蹤3423名兒童的肥胖趨勢,其中45.5%為男性。研究人員在他們9-17歲期間每隔兩年測量一次體重、身高和腰圍。結果發(fā)現(xiàn),身體的總脂肪量和動脈硬化程度呈現(xiàn)正相關,且9歲時的關聯(lián)強度比17歲時更高。
據(jù)南京市兒童醫(y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yī)師顧威介紹,根據(jù)門診的情況來看,近年來肥胖的兒童是越來越多了。顧威表示,一般兒童時期超重肥胖很容易延續(xù)到成年期,而肥胖一旦發(fā)生,逆轉較為困難,且肥胖的兒童在成年時期更容易患上各種慢性病。針對柳葉刀的研究,顧威表示,肥胖兒童的確會更早出現(xiàn)動脈血管硬化。兒童過度攝入營養(yǎng)且不運動,會導致脂肪堆積進而肥胖,而大量脂肪堆積在血管內壁,時間久了就會形成動脈硬化,造成血管狹窄阻塞,導致很多疾病的發(fā)生,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腦中風、腦溢血、冠心病、下肢動脈閉塞等。同時,肥胖患者一般存在高脂血癥,而高脂血癥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發(fā)病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小胖墩”減肥成功的話,一般代謝也會回歸正常,動脈硬度和健康人基本相當,由于肥胖造成的危險因素就會降低。如何預防兒童期肥胖癥?顧威表示,想要預防兒童肥胖,父母的作用尤為關鍵,父母家人的觀念和意識要改變。家長們要對孩子進行健康飲食教育,而不是一味縱容孩子的胃口,尤其是在假期,三餐還是要定時定量,不能無節(jié)制吃零食,同時,也要按時睡覺,這樣才有利于兒童生長發(fā)育。
顧威還建議,肥胖兒童應從吃和動兩方面著手,隨著年齡增長,調整飲食、運動、生活方式,讓體重少增一些。
其實“營養(yǎng)過剩”是一個偽概念,肥胖兒童也缺營養(yǎng)。肥胖兒童往往是營養(yǎng)不均衡造成的,糖分、脂肪吸收過多,但是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缺乏。所以飲食要講究營養(yǎng)均衡。例如,炒菜少放點油;少吃甜零食、飲料;少吃精米、面;多吃雜糧、不含糖的八寶粥;多吃熱量少、纖維多的青菜;不吃油炸、紅燒魚而吃清蒸魚;不吃炒雞蛋而吃蛋羹。另外,增加運動量,培養(yǎng)運動愛好,如武術、游泳、打球等,每天保證半小時以上,并能長期堅持,讓孩子肌肉長得好、內臟長得強,提高代謝率。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