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治了7年總不好 竟是惡性淋巴瘤作祟
□通訊員 王倩
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 余夢迪
7年時間,58歲的李阿姨(化名)輾轉多家醫院,成了醫院的“常客”。本是只想一心治好自己的“肺炎”,不料背后竟是低度惡性淋巴瘤在作祟。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呼吸內科朱曉莉主任醫師提醒,肺上病灶久治不愈要當心,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離奇:
7年輾轉多家醫院
肺炎久治不愈
早在7年前,李阿姨就經常發熱、咳嗽。在當地醫院做CT及氣管鏡檢查后,診斷為左上葉肺炎。經過一段時間的抗生素治療,李阿姨逐漸有了好轉。然而讓人無法理解的是,李阿姨每次好轉一段時間后,就會復發。這難熬的發熱、咳嗽頻頻發生,何時才是個盡頭。
于是,李阿姨輾轉去了多家醫院,但是每次CT掃描結果都顯示左上葉肺炎。其間,考慮過肺炎的問題,進行消炎治療;考慮過病毒感染,進行抗病毒治療;還有醫院醫生考慮過咳嗽可能是氣道炎癥,檢查呼出氣一氧化碳顯示數值偏高,但是服用各種抗生素依舊不見好轉。李阿姨也納悶了,跑了多家醫院,每次檢查都顯示左上葉肺炎,怎么就是治不好呢?后來經朋友介紹,轉至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胸部疑難疾病多學科聯合門診就診。
震驚:
反反復復不見好竟因低度惡性淋巴瘤
經過中大醫院呼吸科、放射科、病理科專家的聯合會診討論,患者有長達7年的病史且久治不愈,同時值得關注的是這些年CT 檢查結果均顯示肺炎集中在左上葉區域。呼吸科專家提出了相關的疑問點,放射科作出患者可能存在低度惡性腫瘤的設想。經過討論后大家一致決定,患者有必要重新進行氣管鏡檢查。
呼吸科專家在超聲支氣管鏡引導下進行透壁肺活檢準確取材,取出6塊小樣本,送病理科進行快速病理及免疫組化檢測。最終確診,李阿姨竟患低度惡性小B細胞淋巴瘤。
中大醫院呼吸科丁明博士表示,值得慶幸的是患者是低度惡性淋巴瘤,屬于惰性腫瘤,發展進程較慢,否則拖這么久后果不堪設想。
趨勢:
多學科聯合會診實現優勢資源整合
中大醫院開設胸部疑難疾病多學科聯合門診(MDT),為患者提供了更為專業和便利的就診渠道!皩τ诨加行夭恳呻y疾病、肺結節患者中高度疑似腫瘤的,每周四下午4點,中大醫院肺結節診治中心采用多學科會診的模式,以呼吸內科、胸心外科、醫學影像科、病理科等科室專家為主要成員,囊括了腫瘤科、檢驗科、介入科、核醫學科等科室專家,對來自省內外各地的疑難雜癥患者進行綜合性診治!敝写筢t院呼吸內科朱曉莉主任醫師說,經多學科會診后制定最優化的治療方案,對患者來說是最受益的。
提醒:
久治不愈要當心
避免延誤治療
專家提醒,有些疾病會披著肺炎的外殼,胡作非為。如果肺上病灶久治不愈,需引起足夠的重視。如肺炎反反復復,不能單純認為輸液、吃藥就好,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必要時,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氣管鏡檢查,以免小病耽誤成大病,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另外,患者應根據具體病情進行就醫。
小病在當地醫院就診,如果病情反反復復總是治不好,應及時考慮是否需要到三甲醫院就診。如果要進行侵入性的相關檢查,盡量選擇多學科聯合會診模式,專家共同討論,群策群力進行確診。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