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飲食應少食多餐
不少老年人牙齒缺損,胃腸道消化酶或消化液等分泌下降,容易出現食欲下降、早飽等現象,造成食物攝入不足和營養素缺乏,因此,老年人的飲食更應該多加注意。
食物多樣
吃多種多樣的食物才能利用食物營養素互補的作用,達到全面營養的目的。為保持各營養素的比例,每天應至少攝入12種食物,早餐有1至2種以上的主食、1個雞蛋、1袋牛奶,還應有蔬菜和水果。中餐、晚餐也要包含2種以上的主食、1至2種蔬菜、1個豆制品。其中一天的主食應該包括一定量的粗雜糧,例如全麥面、蕎麥、燕麥等。蔬菜可以切細、煮軟,水果可以切成小塊,容易咀嚼和消化。
少食多餐
老人對短時間低血糖或高血糖耐受能力降低,所以進餐時間不要間隔太久。除正常三餐外可以考慮2至3次的加餐,比如兩餐之間各安排一次加餐,睡前安排一些加餐,水果和奶制品是不錯的選擇。對于食量較小的老人,在飯前不要過多飲用湯水。
飲食清淡
老人的膽汁分泌減少,胰脂肪酶活性降低,導致消化脂肪的能力下降,所以不宜攝入過多的脂肪,應不吃或少吃肥肉、油炸食物、肉湯及膽固醇較高的食物。選擇用少油的烹調方式,如煮、蒸、燉等。攝入過多的鈉鹽之后,導致心臟的負擔加重,所以做菜時盡量避免添加含鈉高的豆豉、豆醬等調料。
足量飲水
老人對水的耐受性下降,更應該主動飲水,建議定時定量地飲水,一般飲水量為1500至1700毫升/天,并少量多次的飲用,以免一次性大量飲用增加心臟和腎臟的負擔,更不要等到口渴時才喝水。
俗話說“寡欲清心能益壽,素餐淡食可延年”,飲食之道除了需要注意以上的幾點外,良好的心態、愉快的心情是促進膳食的良藥,子女的陪伴是最好的營養。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