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影迷打卡地峨影1958影城:時間光影交錯中的網紅地
新舊交融
在峨影1958影城 感受時間的魅力
1958年,一片沒有圍墻的廠房、幾棟紅磚宿舍,以及剛建成的洗印車間、錄音車間在成都西郊的田野中拔地而起。這是中國電影史值得銘記的時刻,國家將整個文化戰略中關于電影的一枚重要棋子落在了四川。此后,提到中國電影,就不得不提到這個名字——峨眉電影制片廠。
2011年,峨影廠利用原有資源,全方位打造了一個新型的園林式電影公園,即峨影1958影城。除了利用廠區綠化的園林和大量名貴樹木為景觀,美化影院外,還將峨影廠原有的辦公大樓、制片車間、倉庫、攝影棚和錄音棚全部原樣保留,只在內部做功能性的改造。
峨影1958電影城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彭瑾告訴記者,這是在設計之初就定下的概念。整個峨影· 1958由本土著名建筑家劉家琨主持設計,采用在歷史遺址上,做了建筑的“活化”而不是推倒重建,就是希望能夠保留峨影厚重的電影文化氛圍,留下峨影、留下中國電影歷史里時間的魅力。
“峨影廠會根據不同主題的上映電影,將大量難得一見的電影道具、設備、服化、照片等進行電影文化的展示,加上不斷引入完善的電影文化沙龍、咖啡廳、ktv、文創公司和主題餐飲等多樣空間,新舊混搭。”
白天來到這里,能看到成批穿著古風漢服的姑娘,以及身著旗袍的阿姨們,在園林式的電影公園里留下一張張照片。
“具有如此濃厚老房子氣息氛圍的,成都二環路以內除了我們這里,可以說是絕無僅有。它能喚起大家對舊時光的追憶,在工業感的地方感受到電影歷史。”彭瑾解釋。
除卻建筑美學上的考慮,新舊的碰撞和交融,也給放映技術上帶來了新亮點及影迷更好的觀影體驗。彭瑾介紹,在峨影1958影城里,有一個60幀的4k激光巨幕廳,它是在早年蘇聯專家援建的攝影棚上改造建設的,杜比環繞聲配上攝影棚原本特殊的框架和頂棚,觀影體驗非常好。
影迷打卡
影片“獨一份” 別的影院看不到
影城更主要的功能,自然是電影的放映。在觀影內容上,彭瑾概括,吸引大批影迷前來打卡的,是峨影1958影城在放映上差異化的規劃。通俗來說,則是有些在峨影1958影城能看到的電影,別的影院看不到。
這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個是最為基礎的藝術電影的放送。隨著藝術電影在國內有了較大的發展空間,藝術電影如何更好地推廣成為了一項重要命題。峨影1958影城作為全國第一批加入藝術電影聯盟影城,在這個方面已經有了非常長時間的探索和完善。
第二個則是國際影展的交流,日本影展、亞洲電影展、新加坡影展等許多國際類影展的展示和放映,峨影1958影城都曾舉辦過。彭瑾表示,希望持續不斷地做和常規商業影片放映不同的其他影片的展映。在今年九月,峨影還會舉辦一個世界級的雙大師展,放映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以及法國電影新浪潮引領人之一埃里克·侯麥的電影作品。
再次是新現場的放映。在這一部分中,峨影1958影城主要會展放來自英國國家劇院現場、英國皇家劇院現場、百老匯等不同劇院現場的高清放映,吸引戲劇類觀眾前來跨界觀看。第四則是物理空間上的差異化嘗試,“壩壩”電影+美食的組合,使得影城成為了夜間休閑的好去處。“大家可以回到看‘壩壩’電影時期的氛圍,當然因為技術的進步,我們的設備的專業,現在的觀影體驗會更好。”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施詩晨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