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博物館成都站活動開啟 他們見證成都消費升級
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講述70載家國同行情懷為內(nèi)容,由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推出的“時光博物館”活動昨日在寬窄巷子開啟。這也是時光大篷車繼北京、深圳、長沙三地后全國巡展的第四站。即日起至9月10日,成都及周邊地區(qū)市民可登錄人民日報客戶端時光博物館專題頁面領取門票,免費入館參觀。
開館之際,寬窄巷子就下起了綿綿細雨,不過這并不能降低觀眾們的熱情。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開館后越來越多的觀眾排隊進入博物館,看往日城市記憶,談今朝成都發(fā)展。在時光博物館里,記者采訪到幾位來自成都消費領域的觀眾,從他們的講述中還原了成都人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也折射出當下成都消費升級的進程。
從供銷社到連鎖超市
市民更加注重消費品質(zhì)
時光博物館場館共有7大場景,以沉浸式體驗的方式,與觀眾深度互動。在記憶供銷社中,綠色的軍用水壺、手電筒、鐵皮包裝的開水瓶,看著這些上世紀60-70年代供銷社的商品,成都紅旗連鎖的店長謝羽笑得像個孩子。她告訴記者,自己在2000年進入紅旗超市工作的時候,已經(jīng)是閉架到開架的轉變時期了。
從1家超市開到如今3000家連鎖超市,紅旗連鎖用了19的時間成長為西南地區(qū)零售業(yè)的巨頭。蓉城大街小巷的紅旗連鎖,見證著成都市民生活的不斷提高。“在我看來超市消費最大的變化就是支付手段,從現(xiàn)金到支付寶、微信等多種方式,現(xiàn)在甚至手機都不用帶了,直接刷臉就能支付。市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從超市商品的銷售就能明顯看出,商品的品種簡直是日新月異的變化。以前市民逛超市,基本都是買油鹽醬醋等必需品,而現(xiàn)在是更多體現(xiàn)生活品質(zhì)的商品銷量增加。”
“成都的零售發(fā)展與新中國是同步的,品牌概念、流行概念在成都的興起都具有先鋒性。”伊藤洋華堂的店長鐘慶感觸良多。鐘慶介紹,位于洪河地鐵站附近的伊藤綠地468旗艦店在今年年初開業(yè),面積為亞洲第一,如此規(guī)模的投入正是看中了成都東進的契機。“這就是城市的發(fā)展為商業(yè)帶來了發(fā)展契機,未來我們還會堅持繼續(xù)在成都的發(fā)展,與這座城市相伴成長。”
從單一售書到文化體驗
書店員工也直言意想不到
在奇妙時空屋的一角,床上鋪著的印花床單,讓你不自覺想到爸爸媽媽的臥室。坐在窗邊的木書桌前,新華文軒員工楊薇靜靜回味著記憶中的小時候。楊薇介紹說,1998年進入新華文軒西南書城工作,那時百科全書、各類工具書尤其暢銷。“近年來,成都的書店轉型升級,讓我們這些書店老員工都意想不到。書店打造了更多的消費場景,大型書城適合一家人選書,復合型的書店更加吸引年輕人,讓成都書店發(fā)展更多元。”
“這件T恤和這個頭盔是2013年我加入成都太古里建設項目時收到的裝備,因為非常有紀念意義,我把它們也帶到了時光博物館來。”時光博物館里濃縮著時代的變化,讓太古里物業(yè)副經(jīng)理林海東心情激動。“這些我也會好好保存,讓以后的人們也能看到城市中奮斗者的時代印記。”
林海東告訴記者,從成都遠洋太古里的從無到有這個過程中可以體現(xiàn)成都的發(fā)展更迭,側面體現(xiàn)城市的有機更新。成都是一座非常包容的城市,這種文化基因對外來的人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商業(yè)中心從以前簡單的售賣商品,到如今文商旅體融合發(fā)展的過程中找到更多契機。消費升級有了更多思路,成都商業(yè)的發(fā)展還會越來越活躍繁榮。”林海東說。
本報記者 李雪艷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