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車"首發專業戶"杜輝:6次新線首發 創建動車平穩對標法
他是一名動車司機,能熟練駕駛16種機型,已安全行車4500余趟、160余萬公里。
他歷經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及動車三個時代,參與6次高鐵新線聯調聯試及首發任務。
他是歷史的見證者,用27年的乘務經歷,記錄著四川鐵路的發展。
他就是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機務段動車司機杜輝。
歷經火車車型的三個時代
1969年,杜輝出生于一個鐵路家庭。從小生活在鐵路邊,每當列車呼嘯而過,他都會覺得開火車很神氣,“懵懵懂懂有一點想法,自己以后能不能開火車呢?”
1985年,杜輝進入西昌機務段工作,但卻成了檢修車間的一名熔焊工。夢想的破滅并沒有讓他灰心喪氣,1992年,他抓住機遇如愿成為一名機車學員,從此踏上當火車司機的夢想旅途。
“那時開的是貨車,東風一型內燃機車,速度慢,駕駛環境也不好。”成昆線西昌至普雄段,160多公里距離,要開八九個小時,“一趟下來,滿臉油污。”
1999年,成昆線北段完成電氣化改造,杜輝也開上了電力機車,“速度更快,環境更好,開起也更容易。”
2010年,我國第一條客運專線成灌線開通,杜輝又通過了層層選拔成為第一批動車司機。
至此,杜輝歷經內燃機車、電力機車以及動車三個時代,成為中國火車車型變遷的見證者。
創建“杜輝動車平穩對標法”
能夠成為成鐵局第一批動車司機,杜輝是幸運的,但挑戰也隨之而來。如何在列車高速運行的情況下,把1.2米寬的動車門不偏不倚地對準只有2米寬的屏蔽門中間,是他們遇到的第一個難題。
“過早減速會晚點,突然剎車就會不穩。”杜輝說。在成灌線聯調聯試階段,他不放過每一次停車對標的機會,將制動距離、調速、級位控制等細節都記錄在筆記本上,晚上回來連夜整理數據,并系統分析、總結,在下次值乘時改進。
經過反復摸索實踐,杜輝和同事們終于攻克了技術難題,解決了平穩對標問題,總結出“三固定、三調整”的平穩對標法。經過不斷完善和推廣,該對標法在2013年被確立為集團公司黨內品牌,2018年榮獲總公司黨內優質品牌。
“標準一點不差,運行一秒不誤,操縱一絲不茍”是杜輝始終貫徹的工作理念;培養新人時,他強調最多的也是標準化操作。
6次首發被譽“首發專業戶”
憑著過硬的技術和審慎的態度,杜輝很快從同批司機中脫穎而出,成為專特運、重點運輸任務的最佳人選。
最值得一提的是,他6次參與高鐵新線的聯調聯試和首發任務,被譽為“首發專業戶”。
2010年5月10日,杜輝成為中國首條城際客專成灌線的首發司機。之后的2010年9月20日達成線動車組、2011年1月11日成都鐵路局動臥列車、2015年12月25日成渝高鐵、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鐵、2018年12月28日成雅鐵路,均由他擔任首發司機。
隨著西南高鐵的快速發展,“一日一圖”的高密度開行,大量的新車型、新技術給動車司機的培養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難度。
2018年3月,動車運用車間成立教學指導組,采取“師帶徒”方式對動車司機進行快速培養,杜輝是第一個報名進入教學指導組的老司機。
27年乘務生涯,杜輝經歷了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到動車的三個時代,見證了四川高鐵從無到有的變化。未來,他將帶領更多新人穿梭于四川高鐵線上,安全送達旅客的同時,也將繼續見證四川鐵路的發展。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曹菲攝影報道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