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房外科“黃金24小時”搶救危重新生兒
■本報首席記者 唐聞佳
出生3小時,心跳兩次驟停!9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產房外科上演“生死時速”,緊急搶救一名剛出生的復雜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昨天,這個小生命終于渡過最危險的時刻,醫生成功為這名小患者實施“關胸手術”,不出意外的話,他將與正常孩子一樣長大成人。
“如果沒有產房與小兒心臟中心無縫銜接,這個孩子肯定救不活。”新華醫院兒科心臟中心主任魯亞南談及這個病例感慨萬千。據了解,“圍產期一體化”診治模式是當前國際上最先進的先天性心臟病診療模式,這名患兒的成功獲救也得益于該模式。
一出生就可能瞬間失去生命通路
小康(化名)在媽媽懷孕21周時被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大動脈轉位,從外院轉到新華醫院小兒科心臟中心陳筍主任的專家門診。心臟大動脈轉位意味著心臟在發育時錯配了兩條血管線路,應該進左心室的動脈連到了右心室,以至于含氧量豐富的血流始終在一個封閉系統內循環,無法與缺氧的血液進行氧氣交換,孩子出生后就會出現缺氧。
大動脈轉位是新生兒期常見的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完全性大動脈轉位患兒自然病死率極高,未經治療的患兒1歲以內死亡率達到90%。好在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經驗豐富的小兒心臟外科醫生已掌握手術救治方法,通常手術會在出生后兩三天內進行,并取得較好效果。
“一般為了保證手術的安全,我們都會先等一等,可這個孩子根本沒有等的機會!标惞S說。
原來,孩子在媽媽肚子里的心臟血液循環與出生后大不相同。胎兒期時,心臟會有一條動脈導管承擔血液氧氣交換的通路作用,同時在卵圓孔的位置處還有一條通路。通常,這兩條生命通路在孩子出生后24小時內是不會關閉的,小兒心臟外科醫生就是利用這“黃金24小時”為大動脈錯位患兒開展糾治手術?墒,小康沒有那么幸運。陳筍在孕36周超聲檢查時發現,孩子的救命通路有點窄,這意味著他可能一出生就會瞬間失去生命通路。
新華醫院兒科心臟中心由兒心血管內科與兒心臟外科聯合管理,一體化管理心臟疾病的患兒。陳筍當即與魯亞南進行討論,做了產時緊急手術處理的預案!叭绻艿,我們還是希望等,因為這一兩天的生長對新生兒耐受手術很重要!濒攣喣险f。
命懸一線,醫護人員全力救治
但小康還是等不了了。9月27日,剛入“生門”的小康就遇“死神”,他的動脈導管通路和卵圓孔處的通路均快速閉合至僅剩1毫米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