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車市同比降幅收窄 然壓力仍存
10月12日,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數據顯示:9月,狹義乘用車銷量1781411輛,環比上升14.0%,同比下滑6.5%;1-9月,累計銷量14782417輛,同比下滑8.6%。9月同比增速稍好于8月增速和1-9月累計增速,由于基數因素同比降幅進一步收窄,終端消費逐步恢復,乘用車市場企穩。
9月,乘用車生產184.6萬輛,同比下降6.9%,環比增長11.2%,廠家庫存較8月下降6.1萬輛。雖然部分企業國六車型逐步到位,但企業生產安排極其謹慎,亟待市場反饋速度升級。
在轎車、MPV、SUV三個板塊中,9月僅SUV車型同比微增0.6%,銷售808862輛,轎車與MPV銷量分別為858944輛和113605輛,同比下降11.2%和14.5%,1-9月,SUV仍降幅最少。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SUV數據上升,主要基于新品牌如捷達的進場,以及優秀自主品牌如長城汽車的推動。整體來看,三大板塊呈現偏弱特征,其中轎車的回升速度相對較慢,主要由于轎車中A級及以下新能源車型下滑較大導致。
9月,終端需求逐步恢復,回穩走勢低于預期,但相比以往普遍在20%左右的環比增速,呈現“金九”不強現象。對此,崔東樹表示,車市看似輕松,實則壓力仍在。今年9月,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部分9月發車放緩到10月,有利于10月的增長。同時,9月訂單和到店的增加,經銷商信心會逐步恢復,對四季度持有樂觀態度,增加了10月庫存增量的動力。
新能源版塊,9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為6.5萬輛,同比下降33.4%,環比下降8%。1-9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77.8萬輛,同比增速29.4%。9月純電動乘用車批發增速同比下降31%,限購城市新能源需求放緩且低線級市場新車需求相對低迷。9月插混車型同比下降44%,其中合資品牌插混9月同比增長80%,自主品牌插混同比下降60%,合資品牌插混份額達到45%。普通混合動力乘用車批發2.9萬輛,同比去年9月增長61%。
崔東樹認為,由于電動車的電池壽命難以達到傳統燃油車15年以上的使用年限,加之電動車技術提升快以及之前的補貼將原價推高、實際購買價降低,導致其保值率偏低,這也是廣大消費者購買時的顧慮所在。但隨著競爭優勝劣汰,以及二手車交易體系的完善,新能源車保值率偏低問題會逐步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乘用車市場下滑壓力較大,自主品牌首當其沖,但自主品牌產品銷售均價仍有提升。2019年自主品牌產品銷售均價是8.7萬元,提升9%,表現相對較強。從需求客戶的消費選擇和主機廠產品策略引導兩方面,產品升級都推動了汽車市場消費升級的步伐。同時,產品檔次偏低的車型競爭力下降導致需求萎縮,市場趨冷的環境下,高端車型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強,也推動了主要自主品牌總體實力的提升。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