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网站免费观看-黄色片网站观看-黄色片网站大全-黄色片视频网-色偷偷网址-色偷偷网站

您的位置首頁  性愛保健  中醫保健

成都垃圾分類試點示范提升 參與居民近307萬戶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10-14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泰悅灣小區居民將分好類的垃圾投放到收集點

  作為全國46個垃圾分類重點城市之一,成都生活垃圾分類有哪些最新進展?昨日,全市推進垃圾分類和“廁所革命”工作現場辦公會召開,市委副書記、市長羅強率隊實地察看了高新區銀泰·泰悅灣小區、龍泉驛區大件垃圾處理中心、龍泉驛區大龍村廖家大堰和東光小區翡翠城農貿市場,了解居民小區和農村散居院落的垃圾分類收集,大件垃圾處置和農貿市場的果蔬垃圾等情況。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成都在小區試點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制度,對餐廚垃圾的就地生化處理、大件垃圾的回收利用和農貿市場的果蔬垃圾前端處置等方面都有較大進展,截至目前,全市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的居民近307萬戶。

  黨建引領+小志愿者

  物管小區定時定點收集

  在高新區銀泰·泰悅灣小區,每天早上7點左右,居民們就陸續拎著幾個袋子到達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點,將手中分好類的垃圾扔到樓棟角落的4個分類收集點。記者了解到,取代了27個垃圾投放點后,小區新設的4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點,讓小區環境變得更好了。原本日產2噸的其他垃圾,陡然減少了一半,最后環衛公司運走的垃圾(即其他垃圾和餐廚垃圾)共1噸。

  一句關于垃圾分類的順口溜,最近成為高新區銀泰·泰悅灣小區的兒童們熟記能背的兒歌。今年6月開始,小區的電視屏幕、各種宣傳展板、單元門都設置了關于垃圾投放的溫馨提示。“大多數居民都能自覺分類好垃圾后再提下來,暫時分不好的,我們還有引導員進行指導分類。”小區物管經理李金鎖說,垃圾都是分類運輸的,運出去時的視頻和照片都會發到業主微信群和QQ群,讓大家一起監督,“是否前分后混,大家都看到的。”

  63歲的呂阿姨養成了一些分類習慣,“現在,我家里只有兩個垃圾桶,一個放廚房裝餐廚垃圾,一個放客廳裝其他垃圾,可回收的另外收集,最近幾個月,我特別注意把餐廚垃圾分出來。”然而,就在今年年初,這個小區每個單元門前,雖然已經標注可回收物與其他垃圾桶,但大多數時候都是混合在一起的。

  為何幾個月里就發生了這么大變化?記者了解到,幾個月間,小區黨組織牽頭對接分類的宣傳工作,由小區的自治組織開展垃圾分類培訓講座,發動小志愿者逐一入戶宣傳,實踐“垃圾分類小手拉大手”。同時,在小區開展義務值守,勸導住戶正確投放,“這樣的嘗試,讓小區住戶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超過了90%,支持率也超過了80%。”

  目前,小區原有的27個垃圾投放點改為了4個垃圾分類集中收集點,按4種分類方式配置投放窗口,并配備腳踏式投放開關和洗手池。小區推行的是定時定點投放,其間由物業和小區志愿者對放錯的居民給予糾正和宣傳,“老年人和孩子比年輕人分得好。看到分得不對的,我們糾正一下,下一次就不會分錯了。”小區保潔員徐姐說。

  “雞肋”大件廢舊有地方收了

  果蔬垃圾就地降解處理

  目前,廢舊大件垃圾沒人要,扔掉又影響環境,大件的舊家具、舊家電究竟該怎么“丟”?家住龍泉驛區錦上城小區的陳阿姨,就曾因為處理兩張舊沙發的事情跟鄰居發生了不愉快。然而,就在5月初,她所面臨的問題全都解決了。原來,在龍泉驛區的平安村新建的大件垃圾處理中心開始運營了。

  通過一系列的機器操作,一張床墊會在幾分鐘之后被破碎,鋼絲被磁鐵吸走,出料口則吐出碎末狀的布條、海綿,接著就被送進了環衛車,“每天機器可以處理50噸大件垃圾。”龍泉驛區城管局環衛所負責人介紹,現在大件垃圾處理已經覆蓋到龍泉驛區的全部鄉鎮,由街道辦負責統一運來中心處置,接受上門預約回收,破碎材料目前全部運至填埋場。

  垃圾運輸的另一大難題是果蔬垃圾,因為其在堆放、儲存和運輸過程中會產生惡臭氣體。而成都也在探索對果蔬垃圾、餐廚垃圾等易腐垃圾的“資源化、無害化”的處置方法。錦江區東光翡翠城農貿市場算是其中較早的一個。

  據介紹,果蔬分類處置站每天能收集近5噸果蔬垃圾,通過與60攝氏度的菌種發生化學反應,24小時以內,果蔬垃圾將被降解85%以上。“降解出的產物是有機肥的重要原料!”錦江區東光果蔬垃圾分類處置站的工作人員介紹。整個果蔬垃圾處置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和廢氣都將經過過濾系統,廢水將達到雨水排放標準,廢氣也符合標準要求。

  記者了解到,成都市農貿市場果蔬垃圾日產量為950噸左右,占生活垃圾日產生量的5.6%。但是,處理方式非常單一,如何實現資源化利用,變果蔬垃圾為寶?生化技術是一種有益的探索和試點。

  4648個小區配備4分類垃圾桶

  配置分類運輸車輛1668輛

  成都作為全國46個生活垃圾分類重點城市之一,將率先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到2020年,全市黨政機關、學校等公共機構,軍隊單位及商業綜合體、相關企業生活垃圾分類100%全覆蓋;城鎮社區和農村集中居住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60%;生活垃圾末端處置減量率(人均)達15%,生活垃圾分類利用率達35%,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同時,針對“前分后混”和“拋冒滴漏”問題,2018年起,探索以街道(建制鎮)為單位,整區域、成建制推進垃圾分類示范工作,開展垃圾分類示范街道(鄉鎮)創建,完善分類垃圾桶、運輸車等設施,落實分類收運責任,健全分類投放和收運體系。截至9月底,全市累計有4648個小區配備4分類收集容器約22.6萬個;配置分類運輸車輛1668輛,其中餐廚垃圾專用運輸車188輛,有害垃圾專用運輸車33輛,可回收物專用運輸車133輛,其他垃圾專用運輸車1314輛;建成大件垃圾處置場地15個,可回收物分揀中心9個。

  持續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活動,組建垃圾分類志愿服務隊伍,組織開展低碳環保家庭評選和“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主題月活動。截至今年9月,全市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的居民累計近307萬戶,居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49.25%;全市累計有1455個黨政機關、3701所學校、461家公立醫療機構、111座商業綜合體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分別達100%、99.7%、100%、96.52%。本報記者 李霞 文/圖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