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网站免费观看-黄色片网站观看-黄色片网站大全-黄色片视频网-色偷偷网址-色偷偷网站

您的位置  性愛保健  中醫保健

簡陽鎮金鎮紅廟山村:從望坡興嘆的無奈到致富奔康的信心

  • 來源:互聯網
  • |
  • 2020-01-14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專家在研究當地的土壤如何改良

  寒風吹拂著冬日的山村,地里農作物不多,加之裸露的黃土,冬季景色稍遜一籌。然而,山路上熱熱鬧鬧走來的一行人打破了這片蕭瑟。他們中,有省農科院的柑橘研究專家,也有來自資陽的柑橘種植大戶。專家和種植大戶齊聚這里有個共同的目的,就是幫助簡陽市鎮金鎮紅廟山村發展柑橘種植,幫助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三年前,由對口幫扶的錦江區牽頭,對當地傳統的“鎮金大米”進行品牌重塑和包裝銷售。當時,記者第一次來到這個山村,恰遇當地群眾引水灌溉秧田、耕種水稻的場景。“鎮金大米解決了水田增收的問題,給我們帶來了不錯的收入,但是,我們這里更多的是山地,山坡不可能種植稻谷,面對廣袤的山坡,沒有合適的致富產業,我們一度望坡興嘆。”當地的村民描述著無奈。過去的三年里,以丘陵為主的紅廟山村為尋覓其他可以令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產業,其間經歷了各種坡坡坎坎,但群眾致富奔康的初心不變。

  正因為此,錦江區扶貧辦為紅廟山村請來了研究柑橘的專家和種植柑橘的大戶,為紅廟山村發展柑橘產業出謀劃策。據了解,目前鎮金鎮正在對柑橘園項目進行深入論證,如果項目能夠實施,將徹底改變紅廟山村缺乏核心產業的現狀,帶給當地持久的增收能力。

  村支書的尋找

  怎樣不走彎路?

  規模化種植柑橘 職業經理人管理

  “我們種了一輩子苞谷、紅薯,明曉得這些農作物價值低,但沒辦法,誰讓我們這里盡是山坡坡呢!”從73歲村民晏啟和的話語里,記者聽出了山區丘陵群眾在致富路上的無奈。缺水、缺錢、缺人、缺技術,山區丘陵想要致富談何容易。

  這也是壓在紅廟山村黨支部書記周瑜心里那塊沉甸甸的“石頭”。今年33歲的周瑜,10年前從部隊退伍回到鎮上。2018年底,他開始擔任紅廟山村支部書記,也從此正式開始為紅廟山村的致富路奔走尋覓。

  “我們有很多教訓可以吸取”,周瑜說,早在2016年,村上曾引入一個翠紅李項目,“當時是把苗子發到每家每戶,也請了農技員來培訓,教大家如何種植。”時間進入2019年,照理說翠紅李該掛果了,但連記者都能看出,地里生長的一棵棵單薄的小樹,根本不像能長出果實的樣子。

  “我們再不能像過去那樣,把苗子發到每家每戶了,農村缺少青壯年勞動力,果樹的培植,也不是教兩下就能學會的。”從2019年夏天起,周瑜和成都市水務局下派到村上的第一書記陳銳開始到其他產業發達的地區參觀學習。

  “真是大開眼界!那些產業發展得好的地區,解決了錢、人、技術、模式的問題,我們從中學到了很多。”周瑜表示,特別是請專業的種植大戶擔任職業經理人這個點子讓他非常認同,“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項目才能成功。”

  從2019年10月開始,紅廟山村通過多次舉行村民代表大會、議事會等會議,發起動員全村村民參與柑橘園項目,得到廣大群眾支持,到目前為止,已有99%的村民報名參與。

  柑橘專家的建議

  怎樣提高市場競爭力?

  晚熟柑橘品種 實現錯峰上市

  1月9日來到紅廟山村這一行人中,有省農科院副院長劉建軍,研究中晚熟柑橘的專家陳克玲研究員,還有來自資陽的柑橘種植大戶楊勇。他們邊走邊看,對當地的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種植條件進行調查,討論種植柑橘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隨手撿起一塊土,陳克玲仔細看了看,對大家說,“這個土很‘瘦’,也就是有機質差了,種柑橘的話,土壤要先改良。”

  “這里離三岔湖近,每年四五月份三岔湖要放水,以后可以建設一些儲水設施用于灌溉。”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楊勇建議。

  “氣候不成問題,之前,省農科院已經在資陽、仁壽、遂寧、南充、資中等地開展實驗性種植,證明這個品種非常適應這一緯度生長。所以,在紅廟山村種植中國晚熟血橙氣候不成問題。”劉建軍表示。

  而對于村民一直擔心種柑橘地方多、市場競爭大的問題,劉建軍告訴大家,省農科院推薦的這個中國晚熟血橙品種,上市時間在3月到6月之間,可以與其他冬季上市的柑橘形成錯峰銷售。不僅如此,中國晚熟血橙還是柑橘類產品中唯一含有花青素的品種,營養價值高,口感好。

  專家的專業建議,給紅廟山村的群眾吃下一顆定心丸。錦江區的扶貧干部告訴記者,“如果這一項目最終確定,錦江區將在這一項目上投入扶貧資金,用于道路、灌溉、土地整理、土壤改良等方面。一定要做好項目的資金和技術保障,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老黨員的選擇

  流轉還是入股?

  克服眼前困難 做自己的產業

  產業要做強,居住環境更要改善。

  在紅廟山村村委會對面的山坳里,是當地新建的集中居住區。米白的墻、灰色的瓦,好似一大片“聯排別墅”,讓人眼前一亮。作為最早入住的一批村民,晏啟和與老伴是2019年12月8日搬進集中居住區的。紅廟山村73戶參與項目的村民都于去年10月領到鑰匙,將陸續在春節前入住新房。

  “過去哪敢想象,有一天能住上這么漂亮的房子!”曾擔任紅廟山村8組生產組長20多年的老黨員晏啟和對記者說,“從這就可以看出黨委政府、社會各界扶貧的力度有多大。我們自己更應該有信心!”

  晏啟和是最早報名參加柑橘園項目土地入股的。晏啟和告訴記者,去年10月,村上開始動員大家及征求意見,村民中間還產生過短暫的“入股還是流轉”之爭。

  有少數村民提出,入股有風險,還不如把土地流轉給種植大戶,自家每年有土地租金拿;而如果入股的話,在柑橘掛果之前的4年時間里,村民是沒有租金收入的。“而且,萬一柑橘賣得不好咋辦?”

  “土地租給業主,人家搞得再好,村民只有租金收入,分不了紅利。我們用土地入股,哪怕暫時沒有租金收入,但可以享受長遠利益。柑橘種得越好銷得越好,我們的收益越高。”晏啟和說,“這是千載難逢的機遇,要是錯過這次機會,這輩子都會后悔。”老晏這樣說服其他猶豫不決的村民。

  “我們也希望村民通過入股的形式參與,因為只有當這上千畝柑橘成為村民自己的產業,所有人才會盡心盡力地去把它發展好。”周瑜說。

  而且,對于村民們關于前4年沒有租金收入的擔憂,紅廟山村兩委也想出了應對辦法。在前4年的過渡期,村集體將利用林下土地種植低矮的短期作物,如生姜、芋頭、紅苕、松花菜、榨菜等,農民一方面在參加果林管護中獲得務工收入,又可在參加短期作物種植中增加務工收入。同時,村集體將種植短期作物取得的全部凈收益,按入股土地數量分配給農民。

  小檔案

  紅廟山村距簡陽市主城區42.8公里,全村面積5.2平方公里,共636戶211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15戶394人。全村共有土地面積3501畝。紅廟山村為2014年省定貧困村,于2017年實現“戶脫貧,村摘帽”,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800元,現處于脫貧攻堅的“鞏固提升”階段。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可達10265元。

  記者手記

  內生動力才是 脫貧攻堅的關鍵力量

  從村支書周瑜身上,記者看到了一個基層干部帶領當地群眾脫貧致富那種鍥而不舍的勁頭。正如周瑜所說,“對口區縣、社會各界都在想辦法幫助我們。但是,只有當我們自己有意愿,有干勁,外界的力量才能幫得上忙。”

  紅廟山村關于建設柑橘園的產業謀劃,是從新的村兩委班子就職開始的。吸取了之前的教訓,每一步都走得扎扎實實。正因為內部有力,才能贏得外界關注,才能整合外部資源,成為當地群眾脫貧攻堅的極大助力。

  所以記者在采訪過程中再次深切體會到:內生動力才是脫貧攻堅的關鍵力量,要建強基層黨組織,找準致富帶頭人,才能在致富道路上走得又快又穩。

  本報記者 李娟 文/圖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