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已有2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我省再添一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西昌邛海旅游度假區,以高原湖泊濕地和彝族民俗為主題特色,集濱湖度假、山地度假、濕地度假、森林度假、民俗度假為一體
都江堰市天府青城康養休閑旅游度假區,開發了“養神、養身、養氣、養形、養性”長生五養的度假產品體系,設置了家庭親子游、生態教育、大熊貓觀賞的核心項目
5月19日,都江堰市天府青城康養休閑旅游度假區正式獲得“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稱號,成為新一批4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之一。這是繼2015年西昌邛海旅游度假區獲批成為全國首批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之后,我省第二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豐厚的自然和文化資源,是他們摘獲這一殊榮的有力支撐。天府青城康養休閑旅游度假區依托世界文化遺產青城山-都江堰、世界自然遺產大熊貓棲息地、都江堰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三遺”加快發展。西昌邛海旅游度假區則以高原湖泊濕地和彝族民俗為主題特色,集濱湖度假、山地度假、濕地度假、森林度假、民俗度假為一體。
這張“國字號”旅游招牌,又將為四川帶來什么?
5月27日,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將借助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契機,發揮資源優勢,激發旅游業態和產品的推陳出新,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本報記者 楊藝茂
利好一:
推動“觀光型”向“休閑度假”進階
都江堰市副市長陳麗娜介紹,天府青城康養休閑旅游度假區開發了“養神、養身、養氣、養形、養性”長生五養的度假產品體系,設置了家庭親子游、生態教育、大熊貓觀賞的核心項目,被國內外游客追捧。2018年共接待游客236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41.5億元。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創建,不僅為度假區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也為全省同類產品開發樹立了標桿。”省文化和旅游廳有關負責人認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從休閑旅游檔次、產品體系、服務完善等方面都起著示范作用。
更為重要的是,創建成功,將給景區帶來提檔升級的發展契機。西昌市邛海瀘山景區管理局表示,成為首批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后,邛海瀘山景區跨入到了高端旅游發展期,由假日旅游模式向全天候常態化度假模式轉變,實現了觀光型產品向休閑度假產品、單一經濟向集約經濟轉型的跨越,旅游經濟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2019年春節黃金周,邛海瀘山景區共接待游客77.63萬人次,高居全省納入統計的74個旅游景區第二位。
將這一示范效應“變現”,我省日前出臺了《關于大力發展文旅經濟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旅游強省的意見》,指出要做優一批文旅精品景區,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是其中一個重要抓手。對成功創建5A級景區、國家級度假區的,每個給予所在縣(市、區)政府500萬元一次性獎補。
利好二:
助推“門票經濟”向“要素經濟”轉變
獲批,帶來更大名氣的同時也帶來更高期望,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如何滿足游客期待?
“我們將實施文化旅游開放合作計劃。”陳麗娜表示,要依托天府旅游名縣金字招牌,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四川“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總體謀劃,發揮好5個國際組織、22個國際友好城市、7個“海外推廣站”等優勢資源,擴展入境游市場。
立足創建基礎,成都提出了新的目標。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資源開發處處長劉海透露,成都將大力開發溫泉、冰雪、養生等休閑度假旅游產品,加強度假品牌培育,推進天府青城康養休閑旅游度假區旅游服務標準、服務規范、服務理念與國際接軌;促進現有13個省級旅游度假區提檔升級;招引品牌企業投資開發旅游度假產品。同時,對成都市境內新創建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的,將給予一次性獎勵1000萬元。
省文旅廳則對全省51家省級以上旅游度假區進行了通盤考量,創建一批、儲備一批、開發一批開展旅游度假區創建,推出“度假四川”主題產品。
在現有省級以上旅游度假區囊括陽光、康養、冰雪、溫泉、登山、休閑等類型的基礎上,“度假四川”將以各地旅游度假景區為核心,延伸打造側重點不同的主題產品。同時豐富旅游業態,讓游客從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要素,全方位體驗休閑度假旅游,加快四川旅游從“門票經濟”向“要素經濟”轉變,實現以過夜為核心、以休閑度假為主體的旅游經濟發展模式,讓游客真正地在旅游目的地停留下來,滿足游客在觀光之外的休閑度假旅游需求。
原標題:獲批“國字號”,利好在“變現”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