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客家家風館里 上一堂生動的家風課
“胸中有筆墨,出門氣軒昂。讀書破萬卷,勝過有寶藏……”近日,四川客家家風館內傳出陣陣稚童吟誦,一堂生動的“家風課”正在這里舉行,30多名來自龍泉驛區洛帶客家小學的少年兒童實地參觀學習,體驗和感受客家家風文化。
此次活動以“童音廉語傳家風修身立德揚正氣”為主題,由龍泉驛區紀委監委機關、龍泉驛區委宣傳部、區教育局、洛帶鎮共同主辦,學生、家長、老師一道,在看展覽、聽講座、講故事中,共同傳承培育好家風。
學生當講解員 家風展覽中漲知識
四川客家家風館是龍泉驛區廉潔教育、家風教育、客家文化傳承基地,洛帶客家小學則是家風傳承示范校,此次活動將雙方資源整合,把學習體驗的“課堂”搬到了展館內。
活動現場,客家家風館負責人為客家小學的6名學生頒發了“小小家風講解員”聘書,鼓勵他們將好家風傳揚給更多人。在“小小家風講解員”的帶領和講解下,同學們步入家風館內,邊走邊看邊學,感受形式生動的展陳。家風館以修身、處世、創業、持家為主線,聚焦客家人教誡家人、勉勵后裔的家風文化傳統,分為志高行遠、耕讀傳家、尊祖敬宗、崇德尚義、興家報國五個展廳,著重表現客家人“開拓進取”的內在品質和“化家及國”的價值取向。
地面投影,立體剪紙連環畫裝置,農耕工具展示,楹聯藝術通道,二維碼互動墻……展廳以多媒體的形式,對客家家風文化進行了立體呈現,每到一處,“小小家風講解員”們都向同學們進行繪聲繪色的講述,把清初客家移民大遷徙的艱辛,勤勉創業、不辭勞苦的奮斗,尊宗敬祖、仁愛和睦的客家傳統美德,重孝慈、講誠信、勤稼穡、守清廉、戒貪奢、重禮節、尚道義的客家家風等娓娓道來。參觀中還融入了不少互動環節,同學們踴躍參加,述說自己對家風的認識和理解,為大家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歷史典故、名人故事。
展廳里,一條五斤重的圍腰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通過講解大家才知道,原來,這是四川大學張義生教授曾祖父的圍腰,老人一輩子只穿了這一條圍腰,爛了就補,補了又補,到去世時,圍腰已經有五斤重了。后來,圍腰被剝成四層,分給子女當成傳家寶,教育子孫后代“勤儉持家”。
鄉賢擺龍門陣 家風故事里話傳承
參觀學習結束后,家風“龍門陣”開擺了。本次活動特意邀請了西河鄉賢邱倫闊來到現場,為大家講述家風故事。67歲的邱倫闊是地道的客家人,多年來,他將“敦孝悌,主忠信,循禮儀”等家規家訓作為為人處世、教育子女的準則,一家人用行動傳承和詮釋家風,將好家風正能量播撒于鄉鄰之間。近年來,邱倫闊還自建民俗博物館,傳承客家文化和家風文化。
邱倫闊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作“教材”,用樸實的語言,講述了自己創業興家、贍養老人、教育后輩、傳承文化的故事,并和大家分享邱氏的家訓名言,告訴同學們要始終遵循祖訓、銘記家風、崇廉尚潔。聽了邱爺爺的故事,同學們進行了分組討論交流,并爭相走上講臺,分享自家的家風小故事,在講述和聆聽中,接受潤物無聲的教育。
“通過參觀和學習,我了解到了勤勞節儉、孝順父母等很多優良的品德。作為一名‘小小家風講解員’,我也會把這些家風故事講述給更多同學和家長聽,讓大家都來傳承好家風。”活動后,四年級小學生黃欣悅對記者說。
活動負責人介紹,此次家風主題教育活動,是龍泉驛區創建“廉潔學!薄傲疂嵓彝ァ钡呐e措之一,希望以這樣的方式,讓小朋友和家長們學習家風,在全社會培育更濃厚的家風氛圍。
本報記者 王靜宇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