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臺“文旅融合26條” 成全國首個省級文旅融合總覽文件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2日訊 日前,由北京市文化改革和發(fā)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fā)的《關于推進北京市文化和旅游融合發(fā)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出臺。《意見》提出了七個方面共26條工作舉措,又被稱作“北京文旅融合26條”。
該文件為全國首個在省級層面出臺推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fā)展總攬性規(guī)范性文件,《意見》的推出將進一步推動北京文化和旅游的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發(fā)展優(yōu)勢,開發(fā)促進首都高質量發(fā)展的新動能,滿足市民和旅游者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助力全國文化中心與國際一流旅游城市建設。
在資源支撐體系建設上,《意見》提出,北京將完善歷史文化名城資源保護利用體系,建設國際化文化旅游智慧城市,打造高端智庫和資源交易平臺4項舉措。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的引入將為市民和旅游者提供更為智能化、便利化、精準化的公共服務。
在文化旅游空間布局方面,《意見》提出,打造“一城三帶一區(qū)一圈”的融合發(fā)展格局,聚焦老城,打造世界級文化旅游典范區(qū),依托“三帶”,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文化旅游帶,輻射京津冀,打造世界級的文化旅游圈。
在文化旅游公共服務方面,《意見》提出,公共服務設施共建、公共活動共享和公益服務共促3大工程將營造北京和諧宜居、主客共享的文化旅游發(fā)展氛圍,對接當前民眾由“美好風景”向“美好生活”轉變的文化旅游消費需求。
在文化旅游產品體系方面,《意見》緊扣“四個文化”,提出4項舉措。一批傳承古都文化的精品旅游路線將擦亮首都歷史文化金名片,“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等紅色文化重點項目和紅色旅游線路的宣傳設計將有力助推紅色基因的傳承發(fā)展。京味兒文化中的發(fā)展文化旅游夜間經濟,市屬公園和文化文物單位旅游文創(chuàng)產品開發(fā),“北京禮物”的升級換代將構建有文化內涵、有北京特色、有人文情懷的北京文化旅游消費品牌體系,讓游客把“北京故事”記在心,把“北京文化”帶回家。
在提升文化旅游國際影響力方面,通過拓展對外交流綜合平臺,推廣對外交流國際品牌,拓寬對外交流層次渠道3項措施,擴大北京文化旅游朋友圈。將打磨提升北京文博會、北京國際音樂節(jié)、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中國(北京)國際電子競技展、世界劇院論壇等新老品牌節(jié)慶活動,著力形成北京在會議會展、品牌節(jié)慶、專業(yè)賽事等高端旅游項目上的國際影響力和帶動力。
在文化和旅游市場監(jiān)管、市場秩序治理等方面的工作舉措將為市民和游客打造更為貼心、舒心和安心的文化旅游環(huán)境。在健全工作機制、加大資金支持、強化人才培養(yǎng)、提高用地審批效率、完善統(tǒng)計體系等體制機制和政策保障的支持下北京的文化和旅游將翻開新的發(fā)展篇章,北京的“詩和遠方”將更富有魅力,向世界發(fā)出“北京歡迎你”的呼聲,彰顯大國首都形象和中華文化魅力。
下一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將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傳部的帶領下,和市屬各部門、各區(qū)緊密配合,按照《意見》的分工要求,加快啟動各項工作,切實將北京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工作不斷引向深入。(秦佳鳴)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