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幸福人壽終于要易主了 誠泰保險聯合東莞交投成新接盤方
在紫光集團的加持下誠泰保險能有底氣蛇吞象,接替中國信達成為幸福人壽第一大股東
出品:每日財報
作者:李雪琴
近日,中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中國信達出公告,幸福人壽股權轉讓接盤方露出水面。中國信達宣稱,已與獨立第三方誠泰保險及東莞交投集團簽署產權交易合同,擬轉讓其持有的幸福人壽全部50.99%權益,作價約為75億元。
《每日財報》注意到,交易完成后,誠泰保險持股30%,東莞交投持股近21%,分列幸福人壽的第一、第二大股東。
這次轉讓事項還需獲得中國銀保監會批準。如若批準,2019年國內保險業的一項重大事項也由此告一段落。
1
紫光集團背后加持,誠泰口小胃大
公開資料顯示,幸福人壽現有注冊資本101.3億元,總部在北京,在全國設有22家省級分公司,開設各級分支機構253家。截至2018年末,幸福人壽總資產678億元。
反觀誠泰保險,總部在昆明,現有注冊資本59.7億元,目前設立云南、四川、河南、山西、湖南等分公司,及70多家中心支公司或支公司。截至2018年底,誠泰保險總資產99.6億元,不足100億元。
按照總資產規模,可以說是一個是大鱷,一個是小魚,如果不是中國信達這個“老爸”養不起“坑爹”的幸福人壽“兒子”,誠泰又怎會有勇氣去接幸福人壽的盤子。
可是今時不同往日,幸福人壽終是自己不思進取敗下陣來,淪為資本的附庸。而誠泰財險在去年增資擴股后引入了紫光集團作為第一大股東,實力增強了很多。
根據公開資料,去年年底紫光集團出資28.368億元,成為誠泰財險的第一大股東,持股33%。
正式因為紫光集團做后盾,誠泰才會有如此大的膽量和動作。一弱一強,于是有了今天的局面。
2
出身名門,為何被踢出“家族群聊”
12年前,中國信達為了救助問題金融機構,進行問題機構托管過程中,才發起設立了旗下壽險子公司幸福人壽。幸福人壽最初是作為中國信達商業化轉型初期進行綜合化、市場化經營的探索和嘗試,也曾作為集團資金籌措及風險管理平臺,協同集團主業發展。
但一直以來,幸福人壽業績多數處于虧損狀態。
據《每日財報》統計,2009年至2014年,幸福人壽分別虧損達2.5億元、4.5億元、7.4億元、7.9億元、7.5億元、3.9億元。好不容易2015年至2017年三年間依靠萬能險取得微盈利,凈利潤分別為3.35億元、0.18億元、0.49億元。但是之后監管層又對理財險的發展做了限制,幸福人壽沒有了賺錢的業務,再加上投資失利,再次陷入虧損。2018年幸福人壽巨虧68.28億元,成為當年保險業的虧損王。
這樣不斷拖后腿的幸福人壽,作為大股東的中國信達真是“賠不起,造不動”了啊!
3
易主的幸福人壽會“揚帆遠航”嗎
這次轉讓事項還需獲得中國銀保監會批準。如能獲批成行,誠泰保險將出資44.12億元受讓幸福人壽30%的股權,將替代中國信達成為幸福人壽第一大股東;東莞交投出資30.87億元受讓幸福人壽20.99%股權,將成為幸福人壽第二大股東。
不過,《每日財報》也注意到,幸福人壽雖然多次坐上保險行業虧損之王的頭號交椅,但是它的保險行業根基還是在的,它的一系列運作設施都是完備的,系統也是流暢的。
有業內人士稱,雖然之前一直在虧損,可是追其原因,這大多是內部管理系統的混亂造成的結果,而之前中國信達掌控時高層關系錯綜復雜,管理系統人員都得不到更換,很多無作為高層造成幸福人壽的發展滯緩甚至倒退。而現在一個全新的掌控者出現,想必幸福人壽未來可期。
(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